公司动态
液压套丝机各部件的使用与维护保养
2016-03-09 15:57:32

  液压套丝机各部件的使用与维护保养

  1、搬运注意项目:将板牙头在套丝位置锁定,将板牙完全张开。将倒角器在倒角位置锁定,然后方能可靠搬运。

  2、安放:安放机器时,支脚的长度必须进行调节,即要使后卡盘比前卡盘高一些。

  3、操作指南:

  A、装夹管子:

  (1)松开前后卡盘,从后卡盘一侧将管子穿入;

  (2)用右手抓住管子,先旋紧后卡盘,再旋紧前卡盘将管子夹牢,然后将捶击盘逆时针方向适当锤紧,管子就夹紧了。

  (3)完成套丝倒角工作后,只要朝相反方向推动捶击盘,就能将管子松开。

  (4)在装夹短管时,只要将短管与板牙斜口接触,这有助于锤紧前卡盘时,保证管子正确中心。

  B、套丝准备工作

  (1)按照需要选择板牙头、板牙;

  (2)将板牙按编号装入板牙头;

  (3)拉动手柄,使板牙锁紧;

  (4)将变距调到所需刻线位置;

  (5)根据管子尺寸,将板牙头刻线调到所需位置,并锁紧手柄螺母。

  C、套丝:

  (1)扳起割刀架和倒角器,放下板牙头,使其与仿形块接触,待板牙头可靠定位时,再掀按钮,启动机器。

  (2)必须使管子逆时针方向旋转,然后旋转进刀手轮,使板牙头朝管子靠近。

  (3)在进刀手轮上施力,直至板牙头在管子上套出3-4牙螺纹。

  (4)此后放松进刀手轮,机器开始自动套切,当板牙头的滚子越过仿形块落下时,板牙会自动张开,套丝结束。

  (5)停机退回滑架,直至整个板牙头都从管子端退出,拉出板牙头锁紧拉手,同时扳起板牙头。

  D、套丝注意事项:

  (1)在板牙与管子接触时旋紧进刀手轮的力应逐渐增大,直至板牙与管子咬入3-4牙为止。若在进刀手轮上稍加施力,使其与板牙进给同步,将能绞出更高质量的螺纹。

  (2)注意管子伸出距离。否则会造成板牙头与前卡盘相撞,损坏机器。

  E、螺纹规格调整:螺纹规格调整位置已在出厂前标定,如有必要可按下述方法重标。如现套制2〃管螺纹:

  (1)将变距中印有2〃规格调至相对位置。

  (2)松开板牙头刻度尺两端的螺钉,移动刻度尺,使刻度线与指标线对准,再重新拧紧螺钉。

  F、卸板牙:

  (1)松开板牙头手柄螺母,将它移至最远端,再将它稍稍扳紧。

  (2)朝右方移动仿形块,直至板牙头滚子与底板(基面)接触,至此,可将板牙取出。

  G、装板牙:

  按顺序向板牙的槽内插入对应的板牙,插入板牙时,须注意:板牙是成套配制的,所以必须是成套使用,当一块板牙损坏时,就得同时更换其它三块板牙,以避免影响套丝质量。

  注:当板牙插入板牙槽中至正确深度时,其锁紧缺口就会与曲线盘锁键啮合,然后扳动曲线盘,该板牙就能被正确定位。

  H、割断与倒角:对割断或倒角,必须割断后倒角。

  割断:

  (1)扳起倒角器和板牙头至管子面上方。

  (2)扳下割刀架,并转动割刀把手。增大割刀架开度,使割刀架滚子能跨于管子上。

  (3)转动进刀手轮,使割刀移至需割断的位置。

  (4)旋转割刀把手,使割刀与管子夹紧。

  (5)开动机器,然后慢慢地旋转割刀把手将割刀片切入管子,管子每转一圈或几圈割刀手柄转1/4〃圈。

  在完成切割工作后,将割刀进给螺杆退出并扳起割刀架至原位置。

  警告:假如割刀把手转得太猛烈,在割刀切入管子中时,会造成管子变形,及割刀轮碎裂,刻刀体座断裂。

  倒角:

  (1)扳起板牙头和割刀,置变速手柄于快档位置,扳下倒角器,并朝管子方向推刀杆,倒角器手柄转1/4周将刀柄锁紧。

  (2)开动机器,转动进刀手轮,将倒角器推向管子内孔。

  (3)完成工作后停机,退回刀杆,将倒角器升至闲置位置。

  I、冷却润滑系统:

  (1)必须保证油箱内有充足的油,且所有管路畅通。

  (2)如果油已变色或脏污,就得清洗油箱,换上新油。

  (3)每使用8-12小时后就得清洗滤油盘及吸油过滤盘。

  (4)在套丝作业中,会有细小铁屑混入油箱中,因此为使套丝机正常运行,对滤油盘进行经常清洗是至关重要的。

  (5)本机采用套丝机专用油作冷却润滑剂。

  J、割刀:

  (1)若割刀片发钝或有损坏,就得更换。

  (2)对进给螺杆和割刀器滚子及时进行清洗和上油。

  (3)检查割刀架进给螺杆,滚子销轴和割刀销轴的对准。

  (4)清洗和润滑割刀片和割刀销轴。要用粘稠的耐热油来润滑割刀片。

  K、卡爪尖:

  (1)用内六角扳手取出内六角螺钉。

  (2)取出弹簧及弹簧座。

  (3)取出卡爪尖。

  装卡爪尖:

  (1)将新的卡爪尖就位。

  (2)放进顶柱,再放入弹簧。

  (3)装入螺钉,直至不能转动为止。

  L、电器安全:

  本机使用时,外壳必须可靠接地,最好能使用漏电保护器。